
健康科普
提供最全最新的医疗资讯,打造最具权威性的医学健康知识科普平台。
核污水排海对健康影响有多大?解读干细胞在核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根据东电计算,用海水稀释过的核污染水将缓慢流过约1公里的隧道,约1000秒之后抵达大海。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将会影响全球海域。
人体受到核辐射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专家表明,核污水不等于核废水。核污水危害更大,含包括氚在内的64种核放射性物质,其中一些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如铀238的半衰期为45亿年,钚239的半衰期为2.4万年。人体受到核辐射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和影响,这主要取决于接受的辐射剂量、时间和种类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举例说明:
- 急性辐射综合征:高剂量的核辐射可以导致急性辐射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虚弱、头痛、晕厥等症状。例如,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的工作人员和消防队员就因为暴露在大量辐射下引发了急性辐射综合征。
- 癌症:长期低剂量的核辐射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特别是甲状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例如,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许多人在数十年后因癌症而死亡。
- 遗传突变:辐射还可能导致遗传突变,影响后代的健康。例如,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受辐射影响的妇女在怀孕期间生下的婴儿出现了畸形或智力障碍。
- 免疫系统损伤:核辐射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例如,在福岛核事故后,一些人因为辐射而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易于感染细菌和病毒。
发展细胞疗法,建立辐射急救再生医学
核辐射对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在核辐射产生的损伤治疗研究中,基于干细胞修复及再生医学的技术备受瞩目。
2021年,日本广岛大学放射生物学与医学研究所的学者在《辐射研究杂志》上发表了文章,综述了建立辐射急救的再生医学体系。作者认为,发展细胞疗法、细胞修复技术和再生生物技术作为辐射紧急情况的再生医学体系是必要的。可以利用现有的再生医疗系统,开发应对辐射紧急情况的再生医疗系统,这篇综述强调了通过开发现有细胞处理中心,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放射医学细胞库,开展辐射急诊医学教育项目,构建辐射急诊医学的再生医学网络。
研究阐释,使用干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组织源性基质细胞进行细胞干预是临床治疗急性辐射综合征的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能够修复局部辐射引起的损伤,包括皮肤、软组织、骨骼肌和神经的损伤。近年来,细胞疗法已被用于血管生成、软骨再生和抗癌复发,并已被证明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这篇综述还专注于探究间充质干细胞的潜力。相比于胚胎干细胞,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有以下优点:
①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很容易地从多个组织中分离出来,并且可以在体外快速扩增;
②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细胞培养后储存,并且可以重复进行细胞移植;
③不涉及伦理问题;
④间充质干细胞本身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⑤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低。